第 2.7 节 SSH 相关软件推荐与 SSH 配置

WinSCP 下载

WinSCP 是对 scp 命令的图形化封装的软件,并同时支持 FTP 等多种协议。可以快捷的传输文件与 Windows 系统和 Linux 或 BSD 之间。

下载地址:

https://winscp.net/eng/download.php

自 OpenSSH 9.0 起,scp 命令默认使用 SFTP 协议进行文件传输。WinSCP 默认即是 SFTP

但是,这个版本号和远程被控的操作系统相关。

FreeBSD 查看内置的 OpenSSH 版本:

root@ykla:~ # ssh -V
OpenSSH_9.7p1, OpenSSL 3.0.14 4 Jun 2024

上面的输出,OpenSSH 的主要版本号为 9.7。

  • 如果你的输出大于等于 9.0,你可无视下图,什么也不用改。SFTPSCP 都能用,且 WinSCP 默认即是 SFTP

根据 FreeBSD 官方信息,FreeBSD 13.2-RELEASE 及以后的操作系统应该都不需要此项变更。

  • 如果你的输出小于 9.0,请按下图执行操作,将 SFTP 改成 SCP

请按下图设置协议为 scp,然后其他的和 ssh 信息一模一样。因为 scp 是 ssh 的子项目实现。

SSH 工具

Xshell

Xshell 是 Windows 平台上的强大的 shell 工具。支持 串口、SSH、Telnet!

Xshell 下载地址(输入用户名和邮件即可):

https://www.netsarang.com/zh/free-for-home-school

如果提示需要重新验证,请打开上面的网站重装一遍,即可。

MobaXterm

MobaXterm 是一款集成了 SCP 功能的软件。

MobaXterm 目前不支持中文,下载地址 https://mobaxterm.mobatek.net/download-home-edition.html,左右任选。

在选择鼠标后,操作行为和 Xshell 一致。

PuTTY

下载地址:https://www.chiark.greenend.org.uk/~sgtatham/putty/latest.html

PuTTY 界面反人类。一般被集成到其他软件间接使用。

思考题

PuTTY 没有任何好处:

PuTTY 官方页面所列的所有第三方的项目实质上也是不存在的。

PuTTY 项目从一开始就没有为 i18n 做设计上的打算。

虽然只是复制粘贴的工作,但是很遗憾就是没有人做(会翻译的不会编译,也找不到要翻译的字符串在哪;会编译的找得到的又懒得翻译,这本质上是软件设计缺陷),即使做了也是一锤子买卖,这在开源项目中很常见。

如果你的是不知道从哪下的中文(Github 上面有一些开源中文客户端实现,但同样未经代码审查),必定是被篡改过的版本。就存在第一条新闻中的风险。

以上,是否符合现实?为什么?

Termius

Termius 下载地址:https://termius.com/download/

目前不支持中文,使用需要登录和注册。

Termius 鼠标行为和 PuTTY 接近,一样的反人类(无论选择快捷键还是鼠标)。右键出不来 Xshell 那种行为。

配置 SSH

允许 root ssh

# ee /etc/ssh/sshd_config    #(删去前边的 #,并将 yes 或 no 修改为如下)
PermitRootLogin yes          #允许 root 登录
PasswordAuthentication yes   #(可选)设置是否使用普通密码验证,如果不设置此参数则使用 PAM 认证登录,安全性更高

提示:删去前边的 # 是什么意思?# 在 UNIX 当中一般是起到一个注释作用,相当于 C 语言里面的 //。意味着后边的文字只起到说明作用,不起实际作用。

故障排除

如果你实在是找不到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请你看看你改的究竟是 /etc/ssh/sshd_config 还是 /etc/ssh/ssh_config。sshd 才是我们真正要改的文件。

开启 SSH 服务

# service sshd restart

如果提示找不到 sshd,请执行下一命令:

# sysrc sshd_enable="YES"

然后再

# service sshd restart

保持 SSH 在线

服务端设置:

编辑 # ee /etc/ssh/sshd_config,调整 ClientAlive 的设置:

ClientAliveInterval 10
ClientAliveCountMax 3

10 秒给客户端发一次检测,客户端如果 3 次都不回应,则认为客户端已断开连接。

ClientAliveInterval 默认是 0,表示禁用检测。

客户端设置:

全局用户生效:# ee /etc/ssh/ssh_config,仅对当前用户生效:~/.ssh/config

Host *
ServerAliveInterval 10
ServerAliveCountMax 3

或者在连接的时候使用 -o 指定参数:

# ssh user@server -p 22 -o ServerAliveInterval=10 -o ServerAliveCountMax=3

客户端和服务端任一开启检测即可。

SSH 密钥登录

生成密钥

# ssh-keygen

OpenSSH 7.0 及以上版本默认禁用了 ssh-dss(DSA) 公钥算法。FreeBSD 13.0 采用 OpenSSH_7.9。因此使用默认值即可。

root@ykla:~ # ssh-keygen
Generating public/private rsa key pair.
Enter file in which to save the key (/root/.ssh/id_rsa): #此处回车
Created directory '/root/.ssh'.
Enter passphrase (empty for no passphrase):    #此处输入密码(为了安全建议设置密码)
Enter same passphrase again:     #此处重复输入密码
Your identification has been saved in /root/.ssh/id_rsa.
Your public key has been saved in /root/.ssh/id_rsa.pub.
The key fingerprint is:
SHA256:MkcEjGhWCv6P/8y62JfbpEws9OnRN1W0adxmpceNny8 root@ykla
The key's randomart image is:
+---[RSA 2048]----+
|.  o.o...      ..|
|..+.. ..      o+*|
| +.     .     o*B|
|  .    .      o=.|
|   . .o S    . ..|
|    + o+o   .   .|
|   . o *.o o  E .|
|    + Bo= . .  . |
|   . ==O..       |
+----[SHA256]-----+
root@ykla:~ #

配置密钥

检查权限(默认创建的权限如下):

drwx------  2 root  wheel   512 Mar 22 18:27 /root/.ssh #权限为 700
-rw-------  1 root  wheel  1856 Mar 22 18:27 /root/.ssh/id_rsa  #私钥,权限为 600
-rw-r--r--  1 root  wheel  391 Mar 22 18:27 /root/.ssh/id_rsa.pub #公钥,权限为 644

生成验证公钥:

# cat /root/.ssh/id_rsa.pub >> /root/.ssh/authorized_keys
-rw-r--r--  1 root  wheel  391 Mar 22 18:39 /root/.ssh/authorized_keys #检查权限 644

使用 winscp 把私钥和公钥保存到本地后,删除服务器上的多余文件:

# rm /root/.ssh/id_rsa*

修改 /etc/ssh/sshd_config

# ee /etc/ssh/sshd_config

逐个找到(分散于 sshd_config,并按需修改配置如下(删去前边的 #,并将 yesno 的状态修改为如下):

PermitRootLogin yes                          #允许 ROOT 用户直接登陆系统

AuthorizedKeysFile     .ssh/authorized_keys  #修改使用用户目录下密钥文件,默认已经正确配置,可再检查下

PasswordAuthentication no                    #不允许用户使用密码方式登录

ChallengeResponseAuthentication no           #禁止密码登录验证

PermitEmptyPasswords no                      #禁止空密码的用户进行登录

重启服务

# service sshd restart

使用 xshell 登录即可,输入密钥密码,导入私钥id_rsa,即可登录。

如果使用其他 ssh 软件无法登陆请自行转换密钥格式。

保持 SSH 不断线

传统的 screen

安装:

# pkg install screen

或者:

# cd /usr/ports/sysutils/screen/
# make install clean

使用方法:

# screen -S xxx

使用 -S 可以指定 xxx 为名字,方便找到。

然后就可以进行 ssh 连接了,后续可以关闭这个窗口或软件,不影响 ssh。

查看有哪些正在运行的 screen?

root@ykla:/ # screen -ls
There are screens on:
	18380.pts-0.ykla	(Attached)
	70812.xxx	(Detached)
	67169.pts-0.ykla	(Detached)
3 Sockets in /tmp/screens/S-root.

Detached 的可以直接 -r 恢复。

screen -r xxx

Attached 的必须先离线再恢复:

root@ykla:/ # screen -d 18380
[18380.pts-0.ykla detached.]

root@ykla:/ # screen -r 18380

mosh:移动的 shell

个人认为,mosh 真的只适合在户外用手机、平板通过流量远程控制服务器使用。

Mosh 不支持多窗口、分屏模式、多个客户端连接到同一服务器。Mosh 也不支持在客户端重启(或用户切换到不同机器)时重新连接。要实现上述功能,用户通常须在 Mosh 会话中使用 GNU screen、OpenBSD tmux 等终端多路复用器。

——Mosh: A State-of-the-Art Good Old-Fashioned Mobile Shell

要使用 mosh:①服务端和客户端都需要配置相同的 UTF-8 编码,②双方都需要安装 mosh。

# pkg install mosh

或者:

# cd /usr/ports/net/mosh/
# make install clean

编辑 ~/.login_conf,加入:

  • 默认的系统:

me:\
        :charset=UTF-8:\
        :lang=en_US.UTF-8:\
        :setenv=LC_COLLATE=C:
  • 已中文化的系统:

me:\
        :charset=UTF-8:\
        :lang=zh_US.CN-8:\
        :setenv=LC_COLLATE=zh_CN.UTF-8:

你的客户端也需要同样的设置,因为是移动的 shell,所以我们使用安卓上的 JuiceSSH 进行测试。

下载地址:https://play.google.com/store/apps/details?id=com.sonelli.juicessh

点击“服务端命令”,设置如下:

mosh-server new -s -l LANG=zh_CN.UTF-8

其他不用变:用户名、密码和 ssh 的相同。亦需要端口 22 进行验证。

FreeBSD 开放端口:

root@ykla:~ # sockstat -4l
USER     COMMAND    PID   FD  PROTO  LOCAL ADDRESS         FOREIGN ADDRESS      
root     mosh-serve 19493 4   udp4   192.168.31.187:60001  *:*
root     sshd        1140 4   tcp4   *:22                  *:*
ntpd     ntpd        1068 21  udp4   *:123                 *:*
ntpd     ntpd        1068 24  udp4   127.0.0.1:123         *:*
ntpd     ntpd        1068 26  udp4   192.168.31.187:123    *:*
root     syslogd     1017 7   udp4   *:514                 *:*

根据上述输出,可以看到,我主机的端口是 60001。而你需要放通 60000-61000

测试连接:

断开测试:

可以看到,在断开后有提示,重连网络后自动恢复,像是没有断开一样(已结合 screen 使用)。

参考文献

最后更新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