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日志

仅列出当下季度的编辑日志。其他存档在项目的 CHANGELOG-ARCHIVE.md 文件中。

2025 年第四季度

  • 2025.10.19

    • 新增“2.11 将 U 盘启动盘恢复为普通 U 盘(基于 Windows)”

    • 答:为什么本书始终没有配套视频


要切割,标记。字幕。条件不成熟。历史视频现实意义不大。而且这些视频本身没有什么技术深度。我指翻译 FreeBSD 频道录制的那两天的。可以弄,但是条件不成熟。效果很差。也需要技术支持和赞助。这个东西是要先有积累才会有人关注。感兴趣也不会去上面看英文版本。英语原版的 8 个小时的视频也只有鬼才看。只能说技术条件不成熟。其实包括我自己都不怎么重视也从来不怎么看这些会议。2021/2022 陆续搬运过一些,不过都是自动字幕。

我的设备也压制不了,还是找人帮忙的,就一直搁置了。直接一个视频下来,要写清楚几分几秒删掉,加速之类的很麻烦。

但是其实笔者也根本不懂 FreeBSD,跑路这本书本身一直在大修大改,做不到每次改了都出一个视频。

而且我的观点是,人不可能拥有知识,只能持有意见。而别人永远不可能接纳我的意见,我也永远教不会任何人。更新文档的核心原因是我自己要用,我要保证每次复制粘贴的结果都是一样的。并尽量使文档学术化,规范化。也就是说大部分内容,有用,但谈不上正确。比如,应该把 xx 的权限限制为 yy,以 zz 运行。要用 SSL ,不能用 root ……(但是这种正确也远非真正的“正确”,只是又一种偏见罢了)这里的意思不是改变人,而是说教育作为一种可能性,我认为是不存在的。

如果是随便发的话,那么只要把我每次怎么折腾的过程录制上去就可以了。每次应该都有七八个小时,短的也有两小时。不过现在基本成型了也不想改了。要录制这个视频,你必须保证所有的 pkg 的包都在,你得自己提前做一遍,改了文档再验证。还要测试看看分辨率,帧率,声音。我基本上一个人做不了。

社区发展要靠大家,但是大家是不存在的名词集合,那就是没人做。但是理论上安装 FreeBSD 不需要这个 FreeBSD 安装视频。需要这个的人本身也根本不可能安装上 FreeBSD。

FreeBSD 社区里最常见的事情是大家对 FreeBSD 根本不感兴趣,甚至不愿意弄脏手去在虚拟机安装试试。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安装过系统的。现在的问题是我并不熟悉 FreeBSD,需要有人来帮我(主要是面向技术群体,然而我对此方面毫无兴趣)。

FreeBSD 项目、基金会和社区的问题都很多很大,这也是现实,他使所有人都成为了局外人,不过大部分人其实并不关心这些。做点抽象视频建个群大家一起玩也没什么意思,没人会陪你玩的。社区也是根本不存在的东西。只是少数人的贡献努力以及相对广泛而罕有的真实用户的稀有反馈。就算你每个人每天发 10 块钱 100 块也没人会陪你的。

想带动所有人提高自己的水平进而促进整个 FreeBSD 项目的发展的计划与目标,在这个年代,存在的支撑还不足。很多人上班一天已经只能刷手机了,你让他起来锻炼是不可能的。不是锻炼了才有精力,而是有精力了才能锻炼。而那些相对有时间的学生,年轻群体,已经和这个地方直接说拜拜了。自由软件与开源运动被狭隘地解读为 GNU/Linux 的历史。

这也不是中国独有的问题,我在韩国一个社区也说了很多,浏览了列在 FreeBSD.org 上日本印度俄罗斯南非等地区的FreeBSD 社区。衰退势不可遏。

其实笔者看到了一些基督教敬拜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但是他们以巨大的毅力维持着,即使每个视频没有任何回复,总观看量也没有 B 站随便搬运一个视频来得高,即使他们的歌曲改编地的确很完美,其他各个方面也不算差。或许他们有一些赞助但是笔者并不清楚。其实笔者本人并不持有这种宗教信仰,但是大家所作的事情并没有多大区别。但是我对这方面的热忱显然并不如他们。他们当中,在这方面甚至下了大力气去出版拼音版本的《圣经》。这是我远远不能做到的程度,无关信仰。

看起来有很多时间,其实没有太多,如果不立刻去做,那么机会的确,在大多数情况下,都还是会有的,但是已经没有再做的动机和环境了。但是即使立刻去做了,一切也只是冗长的省略号罢了。

所有人都在引用南宋刘过《唐多令·芦叶满汀洲》“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来强调些什么。但是,他们忽略的一点是:很多时候绝不是没有机会或条件——只要人还活着,而是你自己有没有心愿去实现。如果你真的愿意和你的几个朋友在一起再去做些什么,我想,在大多数情况下,你只需要支付他们一些工资和路费即可,这也并不是什么多么苛刻的条件,难道不是吗?正如你现在不会去找你小学一年级的时候在路边卖鸡蛋灌饼的大妈一样,即使你认为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吃过这种味道了,你也不会花费一丝功夫和气力去寻找她,而找到她也并不需要多么大的尝试和经济付出。

有人会强调“会者定离”,以图诠释人与人的关系是动态的,取决于我们的经济、物质、年龄、价值观、住所距离的变化。这很正确,也很现实,但不是人们希望的那样。现在的互联网技术如此先进,人们之间的距离却达到了史上最遥远的距离。你现在甚至可以和太空的宇航员通话,却找不到你的朋友,你说距离太远了,这不显得荒谬吗?

一切真正重要的东西往往没有经过多么地周全考虑便下决断,而一切细枝末节的东西总是看了又看。

事实上一切的机会都有无数次,但是真正愿意做的次数是不多的。什么是重要的东西,什么是不重要的东西?如果一切都是不重要的东西,剩下的也不会是重要的东西。一切回退到原点,无论多少次,大抵也是如此。看起来仍然可以对一些所谓的重要的事情做出改变,但最后的决定无可避免地又会重复之前的一切,换言之,即使选择了新世界,旧世界的一切都值得被否定吗?否定之后,注定会再重现当次的选择与前次的否定。

记忆是一次也不能重复的河流,河流的确还在,两岸也的确还在,但是船和渡船的人都变了。也许永远无法证明记忆本身的存在是否是属于当下人格的,总是盲目地信任这份记忆属于自己,并认为自己必定是失去了一些可能的存在,在多大程度上来说,是能自洽的?或者说,可能是真正属于自己的而不是旁人臆造的?“终不似,少年游”究竟是不似还是不愿。还是我们根本囿于了世界,成为其一部分而不愿改变?少年被现代工业文明规训为绝对精神的一部分,放弃了其所有的主体性,被异化为所有历史合力的一份子,仅此而已。

受益于 GitHub 的千年计划和互联网档案馆等项目,一千年后的人们也可能会看到这些文字。如果人类文明还存在的话。其实在互联网上最孤独的是,你发现你的疑惑别人早就在几年前,几十年前提到过了,但是,没有人解决,甚至无人回复。

如果屏幕前的读者愿意的话,也可以录制一些 FreeBSD 相关视频。我会尽可能提供帮助。尽管我知道这句话也是多余和徒然的


  • 2025.10.14

    • “6.3 KDE6(X11)”新增“最小化 KDE 桌面安装方案”

  • 2025.10.11

    • “6.1 Intel 和 AMD 显卡驱动”:明确目前 AMD 显卡驱动存在故障,预计在 15.0 RELEASE 发布前修复;

    • “6.1 Intel 和 AMD 显卡驱动”:明确目前 FreeBSD 移植的 drm 尚不支持 Intel DG2 Arc 显卡(如 Arc A770),预计在 15.1 RELEASE 前得到支持。

  • 2025.10.10

  • 2025.10.8


在今年 6 月 BSDCan 大会上,原作者之一的 Marshall Kirk McKusick 表示,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the FreeBSD Operating System(《FreeBSD 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第三版的编写工作正在筹备中。培生教育将不再负责第三版的发行工作。培生已将著作权归还原作者。已与 No Starch 出版社签约合作,由其负责第三版的出版事宜。该书籍项目正在扩充作者团队:

  • Kirk McKusick:前言、发展历程、FFS 文件系统、项目统筹

  • George Neville-Neil:网络通信

  • Robert Watson:安全机制

  • John Baldwin:内核服务、进程管理、虚拟化

  • Warner Losh:I/O 系统、设备驱动、系统启动

  • Mark Johnson:内存管理

  • Allan Jude:ZFS 文件系统

  • Rick Macklem:网络文件系统


  • 2025.10.6

    • “1.1 操作系统的历程:UNIX、BSD 和 Linux”:新增“附录:自由软件与开源软件语境下的典型误解与思想偏差探析”

  • 2025.10.1

    • 非技术性问题及与社区无关话题、纯粹私人聊天及情感讨论等等事宜恕不回复,如有这方面需求请咨询专业人士,其他需求欢迎加群讨论。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