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读者

你并不孤单

两个经典问题是:“vi 到底怎么退出”(作为和记事本相同类型的文本编辑软件,却连保存退出都是困难的,而编辑更困难)、以及“我的密码为什么输入不了?(因为屏幕上的密码区域始终是空白的,连 ****都不会有,就是什么也没有,他们就是如此设计的)

许多人经常打错或者弄混命令或命令参数和选项,但这不是你的错。

许多中科院的院士在这个年代也需要学习如何使用计算机与手机。并且还觉得难以使用,你可能认为这是设计问题,那你如何解释这个群体(老年人)对短视频的操作十分了解呢?这是不是能说明,短视频这款软件的设计比较好呢?

因为许多命令或出于历史上的种种限制,或出于开发者维护者的能力,并不是那么统一,也不是那么便于记忆或者好用。我们常见的家用门锁,只需要包括密码,那么就可以乱输入而开门。而今天的操作系统提示还是那么违反最小惊讶原则(不应该让用户承担你乱设计所带来的苦果)。

查询 man 页面就会知道专门有个条目叫“BUGS”,专门用来表述当前软件的缺陷。

就笔者个人使用体验而言,如果一款软件找不到 10 个严重影响或阻碍使用的 Bug,那么它就绝不是开源软件。并且大多数维护者对此无能为力,因为 Bug 实在太多了,又或者现实实在是太令人迷茫了,而他们又没有经济上的动力去进行修缮。绝大部分在开源事业中有着百万乃至千万使用量的开源软件,其维护者大都从未于中获得过任何经济补偿或任何名誉。

请相信笔者,你并不是一个人觉得这些东西难用,甚至想砸键盘。这也是人们不断“造轮子”(重头实现一款工具)的原因之一。如果你觉得 GCC,难用,那么你可以去用 Clang+LLVM。你绝不是第一个觉得 GCC 难用的人,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很多人强调命令行的重要性,带着傲慢鄙视使用 IDE 等 GUI 软件的用户,实无必要。很多人会故意唱反调强调这些工具的所谓优势,这群人纯粹是斯德尔哥摩综合征患者,也是苦难哲学的倡导者。Unix 的哲学精髓不在于恪守亘古不变的祖宗之法,而是强调以人为本。这就是在今天,21 世纪的四分之一处,仍然强调 Unix 哲学的意义。大多数人都被苦难哲学所蒙蔽了,一味强调追根溯源,恨不得从计算机的 0 和 1 开始做,而那些看似清醒的人实则更为糊涂。“人是会思想的蒹葭”,我们不是只能被动接受而不去改变的主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改造这个世界,改变这变态的一切,而不是让人强忍不适接受一套蹩脚的设计原则。面对不合理的设计,我们有必要站出来说一句话:“他这个软件就是有问题,不是你的错”。而我们则可以不断地尝试改变这一切,去提交补丁和意见表达我们的态度。

只要人们觉得用的快乐与开心,有什么不好呢?人们总是强调,这些是知识,应该背过。真正的问题在于,什么是知识?知识和学位是挂钩的吗?那你如何解释大多数本科毕业生分不清显示器与主机?

美国哲学家 B.F. Skinner 说过“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不同于传统西方观念(如柏拉图的回忆说、奥古斯丁的光照与上帝记忆、洛克的白板说)与儒家学说(如《论语·学而》中的“学而时习之”)乃至于传统民俗(如喝下孟婆汤会失忆)对记忆的强调,庄子更强调“忘”——这也是对老子的“行不言之教”(老子《道德经》第二章)的进一步发挥。庄子在《逍遥游》中强调“小知不及大知”,我们日常所学无不是“小知”。庄子认为无论是以往还是现代的学习,根本上都是外物对人的异化,人所接受的是现代社会的规训,是工业革命的文化,而非知识。

思考题

本书已经尽量将日常所需的命令和选项都列出来了。

一个命令的选项或参数可能有几十上百个,而字典或文档(man 也好 info 也罢)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背的。

你怎么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同样,如果你看完本书之后全部都忘光了,只知道用 AI 看命令怎么用的话,或者你干脆直接“FreeBSD”从入门到跑路;那么,祝贺你!你已经成功地掌握了本书最精髓的部分。

思考题

Date Fri, 25 Aug 2000 11:09:12 -0700 (PDT)

From Linus Torvalds < >

Subject Re: SCO: "thread creation is about a thousand times faster than onnative

On Fri, 25 Aug 2000, Jamie Lokier wrote:

Well well. I think it's possible to over the best of user-space "fake" threads plus the advantages of "true" kernel threads in one blindingly fast combination, in less than 8kB per thread.

Talk is cheap. Show me the code.

Linus

——引自 https://lkml.org/lkml/2000/8/25/132

请读者自行查阅 Jamie Lokier 对 Linux Kernel 线程性能的影响。

“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美]阿尔伯特·爱因斯坦 / [波]利奥波德·英费尔德. 物理学的进化[M]. 北京: 中信出版集团, 2019: 88. ISBN 9787521701418.

“Code is cheap. Show me the talk. AI 可以快速地将任何想法付诸实践,即使现在难以实现,日后也可以轻易完成。”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十一条,马克思 1845 年稿本(马克思, 恩格斯.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 [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1995: 57.)

人们争论马克思理论的可信性,但对其影响毫无争议。历史上没有任何哲学家能宣称有如此大比例的、国际性的、有组织的积极追随者。然而,这个哲学家的光环和他的生活之间的差别是一个惊人的讽刺。卡尔·马克思的名字实际上成了革命的符号。然而,马克思很少把时间花在直接的街头政治运动上。相反,构成他生活的是在大英博物馆图书室里无休无止的研究和写作,他每天在那里的同一张书桌前从早上 9 点工作到晚上 7 点闭馆。他在家里继续这一天的工作这几个小时之久,直到精疲力竭,需要睡觉来结束这一天为止。讽刺的是,虽然他的思想塑造了 20 世纪的很大一部分,马克思却过着一种相对隐秘和孤独的生活。如果不是因为他的家庭和一小群密友与政治朋友陪伴,隐居在书籍和手稿世界中的他很难与中世纪僧侣区分开来。更讽刺的是,尽管他经常轻视文字和观念的力量(他称之为“哲学家头脑中的幻影”),他却表明了它们可以是多么可怕的武器。作为他理论的成果,政府被推翻,地图被改写,他的名字成了 20 世纪家喻户晓的词。——[美] 威廉·F.劳黑德. 哲学的历程[M]. 第 4 版. 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7: 448. ISBN 9787518412600.

结合上述内容,你究竟怎样理解 Talk 与 Code?

参考文献

最后更新于

这有帮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