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2 节 命令行基础(新手入门版本)
登录到 FreeBSD
当你安装 FreeBSD 后,若一切正常,你应该会在屏幕上看到以下内容:
我们将这个屏幕上呈现的界面称为 TTY(teletypewriter,电传打字机)或物理终端。
解释:
FreeBSD
是操作系统名称;amd64
是体系架构,一般英特尔和 AMD 处理器都是 amd64,即 x86-64;ykla
是主机名,是在安装系统时你自己设置的;ttyv0
是指首个 TTY,你会发现计算机中大部分事物的序列都是以 0 打头的;login:
指示用户登录。
我们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登录到系统:
祝贺你!你已经成功地登录到了 FreeBSD 操作系统。
注意
密码并不会被回显打印到屏幕上:一般我们输入密码时,屏幕上会显示
******
。但是在 FreeBSD 中,凡是涉及密码的地方大都不会有任何显示,即使输入了密码屏幕上也是空白的,和没有任何输入是一个状态,就是什么也没有,输入后回车即可。
①:root 是 UNIX 中的最高权限。我们常说的安卓 root,苹果越狱,Kindle 越狱等等都是为了获取这个 root 权限权限。
参考文献
故障排除与未竟事宜
若用户名正确,但密码不正确:
若用户名和密码都不正确:
如果你连用户名都不知道,建议你找回 root 密码后看看系统中有哪些用户账户或者重装系统比较快。
我是谁?
查看当前登录系统的用户名:
查看当前登录用户用户组相关
查看当前用户登录的中断及本次登录时间
展示当前有哪些用户已登录,并且他们在干什么
查看当前所在路径
pwd
即 print work directory
,打印工作目录
账户切换与退出登录
① 使用
su空格用户名
可以切换到用户 ykla,从 root 切换的话,不需要输入 ykla 的密码:root@ykla:/
:root
:当前用户是 root@
“谁”在
“xx”主机上ykla
:这里是主机名,和用户 ykla 无涉。你可以随便起不一样的主机名:/
:代表当前在/
路径下
② 注意到提示符号的变化没有?root 是
#
,普通用户是$
(其他 shell 也许是%
)③ 如果只是单纯
su
回车,命令的意思是从当前用户切换到 root 账户(如果已经是 root,则不会有任何反应)。但是你必须是 wheel 组的成员才能进行此操作,否则会报错sorry
。④ 从普通用户切换到 root,要输入的密码是 root 账户的登录密码。
⑤ 输入
exit
可退出当前用户,如果是唯一登录的用户,将退出登录到 TTY
思考题
⑥、⑦ 分别切换到了哪些用户或执行了哪些操作?
命令行格式
大部分命令行命令都应是有意义的,例如 ls
即 list
(列出来)、wget
即通过 web(网络)来 get
(下载);罕有一些见名不知意的命令,比如 fuck
命令(可自动纠正拼写错误的命令)。
其中,ls
(L 小写)意味着列出当下目录或指定目录下的文件;选项 -l
(L 小写)意味着打印详细信息,输出长(long)的格式。
现在,大部分命令均应遵从上面的方式(有所省略)。这是 POSIX.1-2024 规范所规定的。
我们需要注意英文和中文是不同的,中文行文间不使用空格进行分割,而英文单词必须使用空格以示分别。故,命令行的每个部分中间应该有空格,即 。空格的数量一般不受限制,但最少应该为一个,即
。
思考题
如果不使用空格或某种方式(例如其他符号)对命令行进行分隔,那么软件该如何理解整个句子?
如果不加空格,从自然语言角度,从人类视角看这句话
Whatwelovedeclarespubliclywhoexactlyweare.
会是怎样的体验?换成:
ls-l/home/ykla/tmp
、ls/
呢?可以看到,shell 会将整个句子当成一个可执行的命令去执行。
我们还需要知道,命令是不具有自动纠错功能的,哪怕只是打错了一个字母,少了一个数字,命令也绝不会执行成功:
技巧
命令后面
#
是什么意思?#
在 shell 当中一般是起注释作用(由 POSIX.1-2024 规定),相当于 C 语言里面的//
。意味着后边的文字只起到说明作用,不起实际作用。
思考题
本文已经将日常所需的命令和选项都列出来了。
一个命令的选项或参数可能有几十上百个,而字典或文档(man 也好 info 也罢)是用来查的不是用来背的。
你怎么看“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thefuck:自动纠正错误拼写的命令
安装 thefuck
使用 pkg
或者 ports
配置 thefuck
查看安装后配置信息
我们打开网页浏览。发现要把 eval $(thefuck --alias)
加入到 ~/.bash_profile
(bash shell)、~/.bashrc
(bash shell)或 ~/.zshrc
(zsh shell)。
我们 FreeBSD 默认使用的是 sh,故将:
写入 ~/.shrc
,请勿使用 >>
重定向,请手动编辑加入。
刷新环境变量:
技巧
根据作者信息,若不喜欢输入
fuck
,还可以使用其他别名:若更改为eval $(thefuck --alias abc)
,则下方所有fuck
命令都会被换成abc
。
测试使用 thefuck
再试试:
命令的执行与中断
与 Windows 以及图形化界面的软件不同,绝大部分命令行程序在执行中是不会有任何进度提示的。通常只有以下两个结果:
成功执行:
执行中断:
执行中断有很多可能的情形,以上只是其中一种(指定的文件或目录不存在)。
可以看到,只有当执行中断时,命令行才会有提示;若执行完毕,是不会有任何提示的。这种 Unix 设计哲学旨在保证终端输出的简洁性。
Shell
我们的命令是运行在 shell 中的,通过 shell 与系统进行交互。
FreeBSD 默认的 shell 是 sh(Bourne shell,作者名为 Stephen R. Bourne)。基本符合 POSIX.1-2024 中对 shell 的规范。
Linux 中常见的 shell 一般是 bash(Bourne Again SHell,即“又一个 Bourne shell”)。而 macOS 中的默认 shell 通常是 zsh(Z shell)。
注意
Linux 中也存在 sh,但是一般都是被软链接到了 bash 或其他 shell,她们都不是真正的 sh。
快捷键
注意
以下快捷键不一定非要是小写状态才能执行,大写状态下一样可以执行。
在 TTY 界面上下翻页/翻行
使用 Scroll Lock 键在 TTY 界面上下翻页/翻行
使用 Scroll Lock 键(滚动键):按下 Scroll Lock 键后,你可以使用上 ↑/下 ↓ 方向键、Page Up/Page Down 键来对屏幕进行操作。
不同点:
上 ↑/下 ↓ 方向键:使 TTY 界面上下滚动一行
Page Up/Page Down 键:使 TTY 界面上下滚动一页
再次按下 Scroll Lock 键将退出此模式。
技巧
SL 键在 HOME 键上方,PS 截图键 Print Screen 右侧,PB 键 Pause break 左侧。
事实上,在历史上 Scroll Lock 这个按键就是为此而设计的。
使用 Shift 组合键在 TTY 界面上下翻页/翻行
使用 Shift 快捷键:
Shift + 上 ↑/下 ↓ 方向键——使 TTY 界面上下滚动一行
Shift + Page Up/Page Down 键——使 TTY 界面上下滚动一页
补全命令或目录
一般可以用 Tab 键补全命令或目录。上箭头 ↑ 是查看上一条命令,下箭头 ↓ 是查看下一条命令。
补全命令
补全文件目录或文件名
终止命令
若想终止命令,可以用 ctrl+c:
命令后台前台
ctrl+z: 把当前进程放到后台,然后用 fg
命令可回到前台:
其他
ctrl+l(L 的小写):清空屏幕
ctrl+a:移动光标到命令行首
ctrl+a: 移动光标到命令行尾
命令的来源
Linux
在 Linux 中,所有命令基本上都是来自 GNU 软件包的,Linux 内核没有任何命令。我们来验证这一点:
可见在 Linux 中,这些常见命令一般出自 GNU 软件 coreutils、util-linux 或 procps。这些软件在历史上是 GNU 计划对 UNIX 软件的再实现。
同时,shell 本身也内置了一些命令:
列出所有 shell 内置的命令:
FreeBSD
在 FreeBSD 中,除了上述 shell 内置命令外(参见 sh(1)),常用命令都是基本系统自带的,不属于任何一个包。比如 ls
命令,其源代码位于 freebsd-src/bin/ls/。可见 FreeBSD 系统是一个有机整体。并非由不同人员或团队维护的软件包拼凑而成的。
如果你配置了 pkgbase,则输出类似:
如果缺少了哪个命令,一般可以通过安装相应的软件包来获取,比如 lspci
命令,来自软件包 sysutils/pciutil
。但是也有很多命令存在 Linux 主义问题,不兼容其他操作系统,比如 ip 命令,来自 GNU 软件包 iproute2。
ee
编辑器基本用法
ee
编辑器基本用法ee
是 FreeBSD 基本系统内置的编辑器。还有一款内置的编辑器是 vi
(实际上是 nvi
,即新 vi,4.4BSD 再实现),用法较为复杂,读者可自行研究。
ee
的用法比 nano(一款 GNU 编辑器)还要简单上许多,你从其名字“easy editor”(简单的编辑器)就能看出来。
比如
可以直接编辑,就和 nano
或 Windows 记事本一样。
按 ESC 键,会显示提示框,按两次 回车键 即可保存。
常用命令
cd
命令
cd
命令cd
(change working directory,更改工作目录)
切换到 /home
ls
命令
ls
命令ls
(list,列出)命令的基本用法上面已经介绍过了,下面试着让 ls 以人类易读的方式列出文件大小:
选项 -h
,即 human
(人类),须与 -l
(long
长输出)结合使用。
在 UNIX 系统中,以 .
开头的文件或目录(如上面的 .XIM-unix
)都是隐藏的。你的安卓手机也是一样的——你可以通过 MT 文件管理器 自行查看一下。
而选项 -a
可以显示出来隐藏的目录或文件:
思考题
根据上面的输出,思考:上面的
.
、..
分别代表什么?
试试不加选项 -a
呢?
则不会显示隐藏文件。
技巧、
请以普通用户进行测试,因为 FreeBSD 的 root shell 总是显示隐藏文件的。
touch
创建文件命令
touch
创建文件命令touch
即触碰,意为轻微变动。
创建一个文件,叫 test
:
技巧
你可以看到我是创建了
test
,而不是叫什么test.txt
、test.word
、test.pdf
之类的。事实上,.txt
这部分我们称为后缀名,此部分主要是给人看的,并非机器。许多我们以为的清楚明白的事物真的如我们所认为的那般吗?即使我们去掉相应的后缀名,在类 UNIX 中也可以识别文件的类型,这是根据文件幻数(magic numbers)确定的:
可以一次性使用多个参数创建多个文件(类似用法几乎是通用的,不再赘述):
mkdir
创建目录
mkdir
创建目录mkdir
即 make directories
,创建目录
创建一个目录,叫 ykla
如果文件已存在
如果要创建目录 ykla/ykla1/ykla2/ykla3
呢?
报错如上,此时需要参数 -p
,p
是英文 parents
(父)的意思,即若上级目录不存在,则一并创建之。
rm
删除命令
rm
删除命令警告
FreeBSD 命令行界面是没有回收站的,所有命令一经执行不可撤销。命令行操作
rm
是比较危险的。
rm
即英文 remove
的缩写,即删除。
删除文件 test
若不存在一个叫 test
的文件:
删除路径 /home/ykla/test
若目录为空(不含任何文件,只是空目录)
还可以用命令 rmdir
(remove directory,即删除目录,且只能删除空目录):
若目录不为空
使用参数 -r
(recursively)递归、和参数 -f
(force)强制删除:
技巧
什么是递归?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老和尚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这就是递归的实例。
在该操作中,意为先进入
/home/ykla/test/
下的最深层的子目录(如有),删除其文件和子目录自身;然后向上重复操作。直至删除/home/ykla/test/
。即使用深度优先搜索算法(Depth-First-Search,DFS)。
警告
使用
rm -rf
是相当危险的操作,是不可撤销的。试想,上述命令若/home/ykla/test/
打错成了/home/ykla /test/
(多了个空格),会造成什么后果?
警告
网上经常有人说使用
sudo rm -rf /*
是某某命令可以 xxx,误导他人对系统造成不可挽回的灾难性破坏。该命令实质上是以 root 权限(还好 FreeBSD 默认没有 sudo),删除/
及其子目录下的一切存在。让我来展示一下:重启后你会发现连引导都没了。
思考题
你是否对上面“root 是 UNIX 中的最高权限”这句话有了更深刻的体会?这是否说明了权力和责任的一致性?如果滥用权力,不仅会伤害他人,最后也会致使自己失去存在的现实性。
mv
移动/重命名命令
mv
移动/重命名命令mv
即英文 move
的缩写,即移动。
将文件 test
移动到 /home/ykla
:
将目录及子目录移动到 /home/ykla
重命名
将 test5.pdf
重命名为 test5.txt
将 test2
重命名为 test2.pdf
cp
复制命令
cp
复制命令cp
即英文 copy
的缩写,意为复制。
将文件 test
复制到 /home/ykla
末尾的 /
很重要,如果缺少了末尾的 /
,且子目录 ykla 不存在的话, test
会被重命名为 ykla
(ykla 在设想中本应是个目录):
若缺少了末尾的 /
:
思考题
其他命令有没有类似的问题?请你试一试。
在复制文件的同时修改其文件名及后缀:
该命令通常用于备份配置文件。
复制目录及子目录:
可见直接复制是不行的,提示是目录不是文件。
我们需要选项 -r
。r
是英文 recursively
(递归)的意思:
正则表达式 *
*
有时操作需要全选,可以使用正则 *
。
删除所有文件名以
test
打头的文件:
可以看到,不会处理目录。
删除所有文件名以
test
打头的文件和 目录:
删除所有文件和 目录:
逻辑运算符 &&
&&
&&
(逻辑与,AND):只有 &&
之前的命令执行成功了,后边的命令才会执行;否则如果 &&
之前的命令执行失败了,后面的命令就不会执行。
简单理解:你得先做饭才能吃饭,然后才能刷锅——> 做饭 &&
吃饭 &&
刷锅。如果你没有做饭,自然谈不上怎么吃饭,更遑论刷锅了。
使用场景:执行一连串有依赖关系的命令。比如你得先刷新软件源才能更新系统,然后才能重启。以 Ubuntu 为例:sudo apt update -y && sudo apt upgrade -y && sudo reboot
。只有前面的命令执行成功,方才会执行后面的命令
逻辑运算符 ||
||
||
(逻辑或,OR):只有 ||
之前的命令执行错误了,后边的命令才会执行;否则如果 ||
之前的命令执行成功了,后面的命令就不会执行。
简单理解:你要么做饭,要么点外卖,要么出去吃——> 做饭 ||
点外卖 ||
出去吃。如果你不会做饭,你就只能点外卖了,如果外卖没有好吃的,你就只能出去吃了。
使用场景:如果一个命令一直执行失败,但是你偏要他一直执行。你就可以写很多的 ||
,防止一次失败后反复手动再次执行该命令,比如:
当一次 make BATCH=yes install
失败后仍然会执行下一个 make BATCH=yes install
。即之前的命令执行失败了,转而执行后面的命令……
技巧
&&
和||
的优先级相同,并且从左到右执行。
思考题
touch a.txt && touch b.txt || touch c.txt || reboot
是什么意思?如果
touch a.txt
失败了会执行后面的哪个操作?
BSD 风格的 make/grep/sed/awk
FreeBSD 的 make/grep/sed/awk 与 GNU 那套有所不同。详见 man 手册。
示例:
必须加一个空的参数'',不能省略。
关机与重启
FreeBSD 和 Linux 的 shutdown 命令在语法和行为上有一些重大差异,如果你有使用 Linux 的经验,那么是不能照抄的。
FreeBSD 的设计更接近传统 UNIX 的行为。
关机:
使用
shutdown now
将不会关机,而是切换到“单用户模式”,将提示:Enter full pathname of shell or RETURN for /bin/sh :
回车后进入单用户模式;使用
shutdown -h now
将不会彻底断电,只会停止系统的运行,将提示:The operating system has halted. Please press any key to reboot.
此处按任意键可重启系统;正确的关机并断电命令是
poweroff
,等同于命令shutdown -p now
。
重启:
重启命令和 Linux 一致,都是
reboot
,但是参数不通用。在 FreeBSD 下
roboot
等同于shutdown -r now
注意
关机与重启都需要 root 权限才能执行。
UNIX 与 Windows 文件名规范之差异
许多在 FreeBSD 中可用的文件或文件名在 Windows 中都是不被允许的(即非法字符)。这些你经常会碰到——如果你使用 Git 在 Windows 上拉取项目。
在这里仅列出一些我遇到过的:
不能出现英文冒号
:
不能叫
con
更多要求,参见微软官方文档命名文件、路径和命名空间。
技巧
你可以使用 git 拉取 freebsd-doc 项目试试看。我已经报告过 Bug。
最后更新于